《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產業本質》(以下簡稱本書)真的是一本,一翻開來之後就捨不得停下,直接一口氣看完的好書。如果你完全沒有會計基礎,建議可以讀同作者張明輝的姊妹作《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》,可以先從報表的基本概念開始理解,再進入本書的世界會比較看得懂。
本書是由財務角度去看會計報表,這類書其實相對於投資概念書籍來得少,所以我個人認為,只要有出這種書,都是難能可貴。例如彼得林區經典的《選股戰略》、《征服股海》,還有一些掛著巴菲特大名的投資書,都有關於如何讀財務報表的描述,但大都不是很深入,而且跟台灣現下的情況多少有些出入。畢竟,會計報表編制的方式日新月異,而新商業模式不斷出現的情況下,也不可能只是仰賴過去的財務判准模式。
本作第一個難能可貴之處,是本書並非從投資的角度出發,而是從理解財報的角度出發。投資角度的書,總要連結到最後的投資決策,因此很難避免對財報數字作判准。本書沒有要告訴你,哪家公司的財報比較好、哪家比較壞,而是告訴你「為什麼某個產業的財報是長這個樣子」,而在同產業中的公司,在大致相同的結構下,個體差異的原因是什麼。
第二個優點,本作談了七個不同的產業,而且內容真的是已經相當深入淺出。雖然我已經不當分析師很久了(只是一直沒有改掉粉絲團的名稱),但我相信只要是做過分析師、研究員的人,讀這本書都會很有體悟:啊,要是我入行的時候能讀到這本書,大概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吧。特別是最後兩章,銀行業跟壽險業,真的是大魔王無誤,以前我也被金融業財報弄得非常頭大。
第三個優點,就是本作完全以台灣產業為例。在投資與財會領域,我們能有讀到一些好的國外翻譯作品,但畢竟環境不同,實際營運情況與財務結構都略有不同。本書以台灣人耳熟能詳的產業、企業為例,因此讀起來不僅格外親切,也更容易理解。
我知道許多人都對價值投資有興趣,但財報分析這個進入門檻,卻讓許多人感到躊躇;在真的開始弄懂每一個會計項目的意義之後,不知道該如何進階地去分析這些數字的意義,又成為另一大困境。當然,財會的能力不是一天可以養成,多看多碰才是確實成長的關鍵。好書就是好老師,可以減少走錯路的時間與機率,如果你也希望對財報、對產業分析能有更深的理解,這本書會提供你許多簡潔有力的切入點,協助你理解。
#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產業本質
#大會計師教你從財報數字看懂經營本質